浪淘沙·上苑又春残 - 宋,洪子大

上苑又春残。
樱颗如丹。
明光宫里水晶盘。
想得退朝花底散,宣赐千官。
往事记金銮。
荔子难攀。
多情更有酪浆寒。
蜀客筠笼相赠处,愁忆长安。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春。上片写在皇宫内苑看花。下片写蜀客相赠荔枝,触动乡情。这首词是作者看到宫廷内苑的一株樱花树,勾起往事的回忆而写下的。 上片写在皇宫内苑看花。“上苑又春残”点明时令是暮春三月,地点是在皇宫内苑。“上苑”本指帝王的园林,即皇宫的花园。“春残”即是春末,百花开始凋谢。开头一句不仅点出季节,而且勾勒出一幅颓败的暮春景象,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着写樱花。樱花经霜沾雨,枝叶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红色,犹如颗颗红丹。“樱颗”与“丹”字相应,不仅颜色相似,而且可以联想到这是从江南移来的,暗示了被贬谪的愁苦之情。唐孟棨《本事诗》记载:诗人杜牧有一次在京城的官邸里赏春,突然下起了小雨。这时有一位年轻的卖酒女郎走进来,她身穿一件粉红色的丝绸衫,其鲜艳夺目恰似一朵初开的桃花。杜牧十分欣赏,当即予以赏赐。过了一段时间,杜牧被朝廷任命为湖州知州,即将离开京城。他的好友派人给他送来一坛酒,说是那位女郎所送。杜牧十分感慨,便写了一首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作者在这里化用这个典故,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明光宫里水晶盘”一句,由眼前的景物写到过去的经历。“明光”,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北宋皇宫。“水晶盘”,用来形容皇帝所使用的器皿晶莹透明、精美华贵。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四月,汴京开封的樱桃就成熟了,皇帝便会派人到民间去购买数千枚以供宫中享用。作者在这里回忆起往日生活的情景:在皇宫里观看花盘时,面对皇上派赐的美味佳肴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群臣无不喜笑颜开;可是现在却飘零异地,再也无福消受了。 下片写蜀客相赠荔枝,触动乡情。“荔子难攀”一句化用韩愈《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一诗中的“弱枝最佳宜少近,新条不齐莫多摘”之句意,言眼前荔枝乃易攀之物,然亦不可任意摘取。《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作者在这里暗用此典,说明事隔多年之后,他仍未忘怀被贬谪的痛苦。最后两句写蜀客筠笼相赠荔枝的情景。“筠笼”即竹篮。“愁忆长安”一句回应上文所言“想得退朝花底散”之意。词人在这里以昔日朝廷簪缨相对比今日江湖漂泊,表达了他对仕途坎坷、人世沧桑的感慨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被贬后的遭遇以及抒发思念故土之情,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悲苦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