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
明,王跂
悠悠湘竹断娥皇,漠漠巫云待楚襄。
泪尽便成千古别,情深堪待一年长。
九枝灯焰侵微月,七孔针囊解暗香。
空拟乘槎问消息,黄河无影到衡阳。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作者不详。全诗以湘妃竹和巫山云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
首句“悠悠湘竹断娥皇”,湘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因思念舜帝而投江自尽,死后化为湘江两岸的湘妃竹。这里用湘妃竹象征离别,暗示了诗人与亲人或挚友的离别之情。
第二句“漠漠巫云待楚襄”,巫山云是长江三峡中巫山一带的云雾,楚襄指楚国的襄王。这里用巫山云象征远方,暗示了诗人与亲人或挚友相隔千里,难以相见。
第三句“泪尽便成千古别,情深堪待一年长”,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悲伤。泪水流尽,便是千古别离;情感深厚,却要等待漫长的岁月才能重逢。
第四句“九枝灯焰侵微月,七孔针囊解暗香”,九枝灯焰和七孔针囊都是古代女子用来缝制衣物的工具。这里用九枝灯焰和七孔针囊象征女子的柔情和才艺,暗示了诗人对亲人或挚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空拟乘槎问消息,黄河无影到衡阳”,槎是一种木筏,古人常用来渡河。这里用乘槎问消息象征诗人渴望了解亲人或挚友的消息,但黄河无影到衡阳,意味着距离遥远,难以实现。
整首诗以湘妃竹、巫山云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或挚友的深切思念。诗歌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