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罗衣花下倚娇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
树犹如此我何堪?
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以芭蕉和丁香的意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将尽时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借用芭蕉和丁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和郁结。芭蕉的叶子紧卷,丁香的蓓蕾未开,象征着诗人的心情尚未舒展,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匆匆过了春三”则表达了时间飞逝,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也随之加深。 “罗衣花下倚娇憨”,诗人以自己的形象作比,表达了诗人的娇憨和可爱之处。但是,这并不能减轻诗人的内心痛苦,反而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笛声响起,仿佛带着江南的温柔和美好,但是诗人却身处北方,距离家乡和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内心更加痛苦。 接下来,“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酒阑人散,诗人独自一人,风吹疏淡,内心却感到微醺,这既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接受。 最后,“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树都会老去,更何况是人呢?离别的亭子边,杨柳摇曳,凉月照下,这更让诗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以芭蕉和丁香为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将尽时的感慨和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