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读书台分得高字 - 宋,孙素

吾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
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璋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
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
这是一首充满敬仰与赞美之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徐聘君这位隐士英雄的敬仰与赞美。 首句“吾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直接点明诗人对徐聘君的敬爱之情,称其为隐士中的英雄。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让读者对诗人的情感一目了然。 接下来,“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一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纷争。而徐聘君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如同云中的鸿毛,清洁无瑕。 然后,“璋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一句,诗人对徐聘君的学识与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虽然隐居,但名声难以掩盖。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一句,诗人通过描绘徐聘君故居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其隐士的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英雄的缅怀之情。 最后,“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一句,诗人以惊叹的语气,表达了对徐聘君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徐聘君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时代背景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纷争,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