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遇雨 - 明,杨文卿

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
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
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充满色彩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去梵宫参观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描绘了诗人独自穿过尘世,来到梵宫的场景。这里的“残阳犹自拖微红”表达了傍晚时分的落日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且庄重的气氛。 颔联“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生动描绘了梵宫周围的环境。黄牛在下坡,前面的小溪下着雨,绿竹在窗边摇摆,曲径上吹着风。这四句诗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进一步描绘了梵宫所处的地理环境。石头露出在陡峭的山崖上,山脉的轮廓清晰可见。深涧中的水流在地喉中通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尾联“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描绘了诗人在梵宫中的生活状态。他坐在绳床上,清静无眠,满耳都是蛙鸣和芦荻的声音。这里的“蛙鸣芦荻中”进一步强调了梵宫所处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梵宫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庄重和和谐。同时,通过诗人在梵宫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