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话於应祥弟有不许点抹之约作计戏这 -
宋,危稹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
抹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派。
此手定权衡,众理析畎浍。
历历灿可观,开卷如画绘。
和君笃友于,因从借诗话。
过和有约言,不许一笔坏。
自语落我卫,便觉意生械。
明朝试静观,议论颇澎湃。
读到会意处,时时欲犯戒。
将举手复止,火侧禁搔疥。
技养无所施,闷怀时一噫。
只可卷还君,如此读不快。
千驷空可轻,君抱亦少隘。
昨问鸡林人,尚有此编卖。
曲衣须一收,吾炙当痛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痴迷,以及借书、读诗过程中的内心感受。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敬仰和珍视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探讨。
开头两句“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表现了诗人热爱读书的习惯,喜欢用笔在书中做标记。接下来几句描绘了诗人用笔墨点缀诗句,施加朱墨来表现事理,展示了诗人对诗歌的认真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和君笃友于,因从借诗话。”诗人与友人关系亲密,因此借来了诗话一起品读。而“过和有约言,不许一笔坏。”则表现了诗人对借来的书籍非常珍视,不允许有任何涂抹损坏。
“自语落我卫,便觉意生械。”诗人自述在读书过程中,若有所悟,便觉得意义生动有趣。而“明朝试静观,议论颇澎湃。”则表达了诗人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以及产生的心潮澎湃之情。
“读到会意处,时时欲犯戒。”诗人读到精彩之处,常常忍不住想要做出标记,但又怕损坏书籍,因此感到非常矛盾。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读书过程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探讨,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