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以下皆集外诗) - 明,蔡宗尧

胡虏昔何在,遥闻将士讹。
何曾亲吉甫,遽欲夺蓬婆。
浪议轻痈溃,成功幸石磨。
未知廊庙计,终始果如何。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历史事件和军事行动的反思和批评。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和政治决策的深刻思考。 首句“胡虏昔何在,遥闻将士讹”中,“胡虏”在此指代敌对势力或侵略者,而“将士讹”则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混乱。诗人通过提问“胡虏昔何在”,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疑问和对敌人的深深疑惑,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军事形势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何曾亲吉甫,遽欲夺蓬婆。”中,“吉甫”指的是古代的政治家周公,这里诗人用他来比喻那些决策者。诗人质疑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并尊重历史,是否轻率地试图复制过去的错误。而“遽欲夺蓬婆”则表达了对这种轻率行为的批评,暗示他们过于急躁,急于取得胜利,而忽视了深思熟虑和策略规划。 接下来的两句“浪议轻痈溃,成功幸石磨。”中,“痈溃”指的是轻率的行动可能导致溃败,而“幸石磨”则暗示了侥幸心理,即希望通过简单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这两句表达了对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的轻率和不成熟的态度。 最后两句“未知廊庙计,终始果如何。”中,“廊庙计”指的是重要的决策和策略,诗人质疑这些决策是否真正考虑了长远利益和战略目标。这两句表达了对决策者缺乏深思熟虑和长远眼光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结果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军事行动的反思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政治决策和战略规划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战争和政治决策时,需要深思熟虑,权衡利弊,避免轻率的行为和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