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舜俞作墨梅八轴皆取古人诗句请余赋之 -
宋,沈继
天生万物俱森罗,诗人于梅诗独多。
不言成蹊桃与李,何敢当此不类歌。
由来画中有新诗,俞君造次以笔追。
浑然莫知诗画异,手与心犹不自知。
红杏花开惊羯鼓,虞美草认歌声舞。
笔能招此玉梅梦,花非解语如欲语。
我生身世两茫茫,独与此花交分长。
书窗有月半弄影,山驿无风远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别,谁念孤芳增皎洁。
此时我有万斛愁,吹断参差山石裂。
吴霜忽点双鬓华,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书断绝,临风不复三叹嗟。
天花何曾着禅定,百忧炼心澄古井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友情和艺术的思考。
首句“天生万物俱森罗,诗人于梅诗独多”即表明诗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也反映了梅花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诗人通过赞美梅花,表现了其对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精神品质的向往。
中间部分,诗人以画笔招引玉梅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形象。红杏花开、虞美草认的描绘,使得画面生动且富有动态感。诗人通过画梅,表现了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我生身世两茫茫,独与此花交分长”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认为人生虽然充满困苦和挫折,但只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就能像梅花一样傲然挺立。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激昂。诗人通过描绘吹断参差山石裂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焦虑。同时,通过对双鬓华发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最后,“天花何曾着禅定,百忧炼心澄古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最后感悟。诗人认为,虽然人生充满忧虑和困扰,但只要内心保持澄明,就能像古井一样静谧深邃。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