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言后作 -
明,高叔嗣
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抒情色彩的诗歌。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于人生、命运、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歌开头两句“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人指出,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才华的人,往往会因此而背负更多的忧虑和责任,而保持清白之身则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这种观察入微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深刻的哲理基调。
接着,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涯的深刻体会。他认为,在官场中保持操守是非常困难的,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名声微小并不值得羞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认为,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保持坚定的操守和信念,就能够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朝廷和社会的不满,认为虽然朝廷上有很多贤才,但是自己却无法得到重用。
最后,诗人以“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于人生、命运、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抒情色彩,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