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江庵观铁崖乐府花游曲次韵 - 明,王弼

花气作阴春昼蒙,蜻蜓斗影兰苕风。
铁笛老仙石湖里,雪色长髯映湖水。
美人搴芳度水门,朱红藕丝新染裙。
蹋歌采采不成步,歌声下彻吴王墓。
蛱蝶随香花底来,白莲掌上真珠杯。
清音震落碧瑶碗,乱泉卷入银星板。
老仙起舞山日西,彩云落笔留春题。
酒醒不见玉堂使,檐竹敲风僧壁西。
松香湿透小银笺,风流尽付琼瑛篇。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而生动的诗,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花气作阴春昼蒙,蜻蜓斗影兰苕风。”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景象,花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阴凉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蜻蜓在兰苕风中争斗,形成了生动的画面。 “铁笛老仙石湖里,雪色长髯映湖水。”这里诗人引入了一个仙人形象,铁笛老仙,在石湖里,雪色的长髯映照在湖水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美人搴芳度水门,朱红藕丝新染裙。”美人的形象给人带来了更多的美感,她穿过水门,朱红色的藕丝新染的裙子更加鲜艳夺目。 “蹋歌采采不成步,歌声下彻吴王墓。”这里的蹋歌和采采,表达了美人的轻盈和欢快。歌声清脆悦耳,下彻吴王墓,给人以历史的深远感。 “蛱蝶随香花底来,白莲掌上真珠杯。”蛱蝶随着花香而来,停在白莲上,就像捧在掌中的珍珠杯,形象生动。 “清音震落碧瑶碗,乱泉卷入银星板。”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震撼力和泉水的汹涌。 “老仙起舞山日西,彩云落笔留春题。”老仙在夕阳下起舞,用彩云落笔留下了春天的题目,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酒醒不见玉堂使,檐竹敲风僧壁西。”酒醒之后,玉堂使已经不见,只有檐下的竹子在风中敲打着僧壁。 “松香湿透小银笺,风流尽付琼瑛篇。”松香湿透了小银笺,所有的风情都被记录在琼瑛篇中。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春意和生动的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多重享受。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感,让人读后感觉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