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秋晓 - 宋,张震龙

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
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
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
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悲痛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一幅风前皎皎的玉树和夜半枯竭的璇源的画面,表达了生命无常、生死有命的主题。同时,通过神骏蹶长途的比喻,传达出对英才早逝的痛惜之情。最后,诗人以抗龙髯去鼎湖的意象,暗示着英魂不朽,永存于天地之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首联“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描绘了诗人早年的美好回忆,遍览上都的花景,认为应该在东序绘制河图,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以玉树和璇源为喻,表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亭亭玉立的玉树在风中显得皎洁美丽,而浩浩荡荡的璇源却在夜半枯竭,这一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盛衰转变。 颈联“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诗人认为生死有命,自有定数,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接受。同时,通过“神骏蹶长途”的比喻,传达出对英才早逝的悲痛和惋惜。 尾联“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此联以“抗龙髯去鼎湖”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英魂不朽的赞美和敬仰,也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转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