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 - 唐,王泠然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
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
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
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
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
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
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隋朝天子对扬州的思念,以及他为了游览扬州而穿山凿路、泛舟清流的豪华行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盛大的场景已经消逝,只留下空有的树木和回忆。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凋零,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直接点明了主题,描述了隋朝天子对扬州的思念,以及他厌倦了深宫的生活,想要到海边游览。这一联通过对天子的心理描绘,引出了下文对扬州的描述。 颔联“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进一步描绘了天子为了游览扬州而进行的豪华行为,穿山凿路、泛舟清流,极尽奢华。这些描绘展现了天子的权势和豪华,但也暗示了这样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颈联“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描述了天子游览的路线,从巩北分河口开始,一直到淮南种植官柳的地方。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路线描述,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想象出天子游览的场景。 接下来几联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一句,表达了功成名就之后,人力耗尽,一切都成空的悲哀。“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描绘了过去繁华的场景,而“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则表现了现在的凋零景象。这些对比鲜明,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深思考。 尾联“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哀伤。凉风八月,露结为霜,孤舟日夜兼程,河畔的木叶时时落下,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到一种萧瑟和孤独。而“客中无不泪沾裳”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隋朝天子游览扬州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思考。同时,通过秋天的景象,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