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妾薄命 -
唐,刘元淑
自从离别守空闺,遥闻征战赴云梯。
夜夜思君辽海北,
年年弃妾渭桥西。
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
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
谁家夫婿不从征,
应是渔阳别有情。
莫道红颜燕地少,家家还似洛阳城。
旦逐新人殊未归,还令秋至夜霜飞。
北斗星前横旅雁,
南楼月下捣寒衣。
夜深闻雁肠欲绝,独坐缝衣灯又灭。
暗啼罗帐空自怜,梦度阳关向谁说。
每怜容貌宛如神,
如何薄命不如人。
待君朝夕燕山至,好作明年杨柳春。
这是一首描绘思妇哀怨情深的诗。整首诗充满了对离别的悲痛,对征战的哀怨,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希望的复杂情感。
首句“自从离别守空闺,遥闻征战赴云梯。”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自从爱人离别后,独自守候在空闺中的孤独和悲伤,同时又听到了爱人征战赴云梯的消息,更加增添了内心的忧虑。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夜夜思君辽海北,年年弃妾渭桥西。”的描绘,展现了思妇每夜对在辽海北征战的夫君的思念,以及每年被遗弃在渭桥西的自己的痛苦。
然后,诗人通过“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的描绘,以乐景衬哀情,用春天的阳光明媚和紫燕衔花的景象,反衬出思妇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进一步表达了思妇弹琴抒发怨情,妆梳断飞的痛苦。
“谁家夫婿不从征,应是渔阳别有情。”表达了诗人对普遍征战的痛惜,同时也展现了思妇对夫君的理解和宽容。
“莫道红颜燕地少,家家还似洛阳城。”则是以洛阳城的繁华景象,反衬出征战之地的荒凉和孤独。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思妇在夜晚听闻雁叫,独坐缝衣,暗啼自怜等情景,进一步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悲痛。
最后,“每怜容貌宛如神,如何薄命不如人。待君朝夕燕山至,好作明年杨柳春。”则是思妇对自己的命运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生动地展现了她在离别和征战中的孤独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