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闻四弟消息 - 明,郑作

昨遇梁园使,孤城舍弟居。
干戈常在目,烽火不通书。
汝计犹长剑,吾心已弊庐。
两乡千里隔,瞻望各沾裾。
这是一首充满战争苦难和思念亲人的诗歌。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担忧和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的深深不满。 首联“昨遇梁园使,孤城舍弟居”中,诗人通过“昨遇”和“孤城”两个词,展现了诗人遇到使者,得知弟弟居住在孤城的情况。这一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引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干戈常在目,烽火不通书”中,诗人用“干戈”象征战争,“烽火”象征战乱,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不通书”也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之间的通讯断绝,增加了诗人的担忧和思念。 颈联“汝计犹长剑,吾心已弊庐”中,诗人用“长剑”比喻弟弟仍在战场上战斗,“弊庐”则比喻自己的心境已经破败。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担忧和对战争的痛苦。 尾联“两乡千里隔,瞻望各沾裾”中,诗人用“千里隔”表达了与弟弟的距离之远,“瞻望各沾裾”则表达了诗人在思念弟弟时泪湿衣襟的情景。这一联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弟弟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