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寺 - 宋,曾季貍

檀心素面水沉香,一架清阴满院凉。
莫道春归无觅处,春归却在赞公房。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首句“檀心素面水沉香”,描绘了檀香树的形态和气质,檀香树心白如玉,香气醇厚,给人一种清净高雅的感觉。这里既展示了檀香树的特性,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 次句“一架清阴满院凉”,通过对檀香树树荫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清凉宁静的氛围。这句诗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清凉的境界,具有浓厚的禅意。 末两句“莫道春归无觅处,春归却在赞公房”,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于春天消逝的哀思,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轮回和生生不息的哲理。诗人借春天归去的景象,寓言人的生命无常,但又通过“春归却在赞公房”表达出生命不断循环,永恒存在的理念。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檀香树的描绘和对春天归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敬畏和赞叹,同时也透露出浓厚的禅意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