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解石山杂题 - 明,方太古

山高日出迟,云重天寒早。
源远断人烟,木落惊啼鸟。
南斗雁峰坳,北极玉栏杪。
下界隔中天,阴阳别昏晓。
这是一首描绘高山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高山之上的壮观与寂寥。接下来我们将一步步进行赏析: 首联“山高日出迟,云重天寒早”,这里运用了高远的意象,描绘了高山之巅,日出时间比平地迟,而由于云层厚重,天寒也来得更早。这两句诗既展示了高山的独特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颔联“源远断人烟,木落惊啼鸟”,源远指水源深远,人烟稀少,木落惊啼鸟,描绘了秋冬之交的景象,树叶落下,惊起了栖息的鸟儿。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高山之巅的寂静与寂寥。 颈联“南斗雁峰坳,北极玉栏杪”,南斗、北极指的是天空的星辰,雁峰坳、玉栏杪则是地面的景象。这两句诗将天地的景象结合,展现了高山之上的壮阔。 尾联“下界隔中天,阴阳别昏晓”,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下界”与“中天”对立,展示了高山之上与平地的巨大差异,而“阴阳别昏晓”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差异。 整首诗通过对高山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寂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认识。诗中的意象深远,语言生动,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高山之上的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