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师枪歌 -
明,唐顺之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
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
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
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
拨开双龙分海嬉,攒簇两蛇合穴战。
争先尽教使机关,缩退谁知卖破绽。
目上中眉犹自哂,绵中裹铁那能见。
满身护著不通风,百步撺来激流电。
飞上落下九点丸,放去收回一条线。
问君何为技至此,使我冯轩神雰眩。
答言少小传授时,五步七步画地践。
迩来操弄三十年,浑身化作枯树竿。
心却忘手手忘枪,眼前只见天花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关东客——老杨,他身形魁梧,面色枣红,随身携带丈八长矛,寻人斗技。诗人对老杨的武艺赞赏有加,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老杨精湛的武艺和战斗精神。
诗中描述老杨的矛法如龙蛇盘旋,波涛汹涌,让人惊叹。他的武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绵里裹铁,难以窥见破绽。他身法矫健,攻击迅猛,如同流星穿梭,让人眼花缭乱。
诗人询问老杨技艺如此高超的原因,老杨回答说是从小刻苦练习,持之以恒,练就了浑身化作枯树竿的境界。他已经达到了心忘手、手忘枪的高超境界,战斗时只见天花乱坠,让人惊叹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老杨武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善战、刻苦拼搏精神的崇敬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