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相顾 - 唐,吴叔达

圣人垂政教,万古请常传。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相须宁得阙,相顾在无偏。
荣辱当于己,忠贞必动天。
大名如副宝,至道亦通玄。
千里犹能应,何云迩者焉。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教诲性的诗歌,主要强调了圣人垂政教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立志修身的原则和道德标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圣人垂政教,万古请常传”提出了全诗的核心主题,即圣人的政教对后世的影响和重要性。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圣人智慧的崇敬和对其教诲的尊崇。 接下来的几句,“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相须宁得阙,相顾在无偏。” 阐述了个人修身立志的原则。诗人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并指出言行一致是修身的关键。同时,“相须宁得阙,相顾在无偏”也传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相互照顾,做到不偏不倚。 “荣辱当于己,忠贞必动天。大名如副宝,至道亦通玄。”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荣辱、忠贞的观念。诗人认为,荣辱应该在于自己的内心,忠贞必能感动天地。同时,大名如同珍贵的宝物,至道也与玄妙相通。 最后一句“千里犹能应,何云迩者焉。” 以千里犹能应来形容道德的力量,强调了道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论远近都能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强调了圣人垂政教的重要性,并提倡个人修身立志、言行一致、忠贞不二的道德品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道德力量的崇敬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