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即事 - 明,刘三吾

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
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
王封有愧非殊锡,死去无碑可表忠。
粳稻祇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描绘了姑苏王的英勇豪情,以及他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王国也如同藩屏一样,被打破了一样瞬间化为乌有,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无常。 “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被俘的士兵们面对江东的家人,他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争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王封有愧非殊锡,死去无碑可表忠”,进一步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牺牲者的哀悼和对不公平待遇的反思。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甚至在死后也没有一块碑文来纪念他们的忠诚。 “粳稻祇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最后一句描绘了战后的景象,水稻田现在无人照料,任由其荒芜。海门仍然和直沽一样开放,但是战争的伤痛却无法消除。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深深思考,以及对历史公正和尊重生命的呼吁。诗中充满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