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杂咏(三首) -
明,刘三吾
于阗几载洮阳上,临难方图籍寇兵。
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
涂穷反噬三湘地,风靡长驱八桂城。
常武不歌天亦老,琵琶又作过船声。
这首诗的主题是临难方图籍寇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和敌人的愤慨之情。
首联“于阗几载洮阳上,临难方图籍寇兵。”描绘了诗人面对敌人入侵的紧张和决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敌人的愤慨之情。
颔联“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敌人比作饥饿的鹰,而将国家比作食物,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蔑视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暗示了养虎为患的后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颈联“涂穷反噬三湘地,风靡长驱八桂城。”描绘了敌人穷途末路反噬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蔑视和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暗示了敌人已经深入到国家的腹地,对国家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尾联“常武不歌天亦老,琵琶又作过船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常武不歌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而琵琶又作过船声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敌人的愤慨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