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杂咏·滴水岩 -
宋,邓宗度
石壁碎寒流,行人暮已愁。
更倾风月耳,无水不生秋。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一幅萧瑟秋景,表达了行人傍晚的羁旅愁思。首句“石壁碎寒流”描绘了石壁上冰冷的溪水流淌,这个画面本身就带有一种冷清、落寞的感觉,暗示了行人的心境。第二句“行人暮已愁”直接点明了行人在傍晚时分已经感到了忧愁,这种忧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后两句“更倾风月耳,无水不生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绪。风、月、水,这些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里,它们都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风月似乎更加倾向于倾听行人的忧愁,而水则似乎在提醒行人,没有水就没有秋天的存在,即没有这些美好的景象,行人的忧愁也就无法得到缓解。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载体,深深地描绘了行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面对生活时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