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
宋,潘牥
秋事遽如许,空山夜已蝉。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
翼似霜余叶,声如雨后泉。
儿曹读书罢,贪听不成眠。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秋事遽如许,空山夜已蝉。”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万物开始凋零,空山中夜晚已经有蝉在鸣叫。“遽如许”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来临的快速和突然之感,“空山夜已蝉”则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
颔联“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描述了作者在清露之际,偏倚在竹篱笆旁边吟诵诗歌。这一联通过“清露”和“竹篱”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并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悟。
颈联“翼似霜余叶,声如雨后泉。”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蝉翼比作霜后的树叶,将蝉声比作雨后的泉水。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比喻,进一步刻画了蝉的形象和声音,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秋天的氛围和蝉的特点。
尾联“儿曹读书罢,贪听不成眠。”描述了孩子们读完书后,贪婪地听着蝉鸣,无法入睡。这一联通过孩子们的行为,表现了蝉鸣的吸引力和秋天的宁静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蝉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通过孩子们的行为,也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