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山光堂下 -
宋,黄人杰
山光堂下,恰催花雨过,韶华将半。
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
泥轼仙翁,当时此夕,正梦投怀燕。
紫髯黄发,到今如此清健。
岂但风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欢声遍。
屈宋江山,还助说,莫惜金荷频卷。
问寿何如,凤池三到,却放壶天晚。
赤松应待,挂冠归伴萧散。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赞美与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山光堂下,恰催花雨过,韶华将半”描绘了山光水色之下的庭院,花雨催生,春光正好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一半,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生机与活力,蝴蝶翩翩起舞,莺鸟唱着歌曲,笙箫之声在温暖的庭院中回荡,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受。
“泥轼仙翁,当时此夕,正梦投怀燕”这句诗中的“泥轼仙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老人形象,“当时此夕”表达了诗人对此时此刻的感慨,“正梦投怀燕”则表现了人们的向往和渴望。
“紫髯黄发,到今如此清健”则是对老人的赞美,赞美他年纪虽大,但依旧神采奕奕,清健有力。
“岂但风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欢声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欢快、喜悦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屈宋江山,还助说,莫惜金荷频卷”中的“屈宋江山”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敬仰,“莫惜金荷频卷”则是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几句“问寿何如,凤池三到,却放壶天晚。赤松应待,挂冠归伴萧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自在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