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 -
宋,冯修之
孤庵半掩门,竹外见前村。
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
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
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山村景色,孤庵、竹林、静谧的山容、阴郁的天色,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主体画面。在这个画面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自然景色的静美,同时也表达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沉醉。
诗歌的首联“孤庵半掩门,竹外见前村”直接展现了诗人眼前的景象,孤庵半掩,竹林之外可以看到前方的村庄。这里既展示了静谧的山村景色,又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孤寂感。
颔联“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和阴沉,地处偏僻,山色静谧,天色阴沉,日色昏暗。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甚至有些压抑的氛围。
颈联“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则犹如一缕清风,打破了静谧甚至有些压抑的氛围,风琴在树梢上鸣响,水流在云端下漱洗。这两句诗以动衬静,更突显出山村的静谧。
尾联“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则展现了诗人在苍壁上题诗,淋漓的醉墨痕迹尚新。这一联既呼应了诗题,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和内心的激荡。
整首诗歌以景生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静谧的山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寂、激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