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虏犯保定 - 明,罗洪先

天险飞狐道,人传戎马过。
桑乾不可堑,三辅竟如何。
晚戍烽烟隔,秋郊苜蓿多。
无才资理乱,击剑自悲歌。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风光和表达诗人内心感慨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天险飞狐道,人传戎马过。”描绘了飞狐道的险峻,这是一个天然的防线,人们传说有战马经过。“天险”二字表现了飞狐道的艰险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戎马过”则传递出战争的氛围,引人联想边境的纷争与战火。 颔联“桑乾不可堑,三辅竟如何。”中,“桑乾”是古代的一条河流,这里用“不可堑”形容其无法阻挡,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地理形势。而“三辅竟如何”则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忧虑。 颈联“晚戍烽烟隔,秋郊苜蓿多。”描绘了傍晚时分,烽火台上的烽烟隔断了视线,秋天的郊野上长满了苜蓿。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氛围,也展示了边疆战士的生活环境。 尾联“无才资理乱,击剑自悲歌。”是诗人的自我感叹,表达了自己无才治理乱世,只能击剑悲歌。这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使整首诗在描绘边疆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关切和对自我能力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意境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