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席茅山东顶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 -
明,沈周
自我来茅山,春雾拨不开。
冥迷五日思困顿,当面不见紫翠堆。
今朝喜有风汛扫,两目浩荡天光回。
秀峰戢戢各拱立,伺我道左千戟排。
苍松为幄碧草荐,洼石一一罗尊罍。
高天广野寄笑傲,芙蓉对面劝我一吸三百杯。
徐卿不能有此量,自椒而窜山之隈。
隔林大呼谷与应,掉尾竟去无徘徊。
却从地上举手谢,远意若诉不得相追陪。
会难别易略不恤,有乐弗取真吴呆。
山禽冲客啄余胔,野花点席粘残醅。
老兵既失老僧在,且握石子为阄猜。
醉来枕藉足力惫,扶掖不起相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茅山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自我来茅山,春雾拨不开”描绘了诗人初到茅山,被春雾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蒙的氛围。接着,“冥迷五日思困顿,当面不见紫翠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迷雾中迷茫、困顿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茅山景色的美丽。
然后,“今朝喜有风汛扫,两目浩荡天光回”描绘了风吹雾散,天地豁然开朗的景象,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接着,“秀峰戢戢各拱立,伺我道左千戟排”等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茅山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他借酒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同时,诗中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老兵和老僧的相处,以及山禽和野花的点缀,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