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楼 -
宋,聂致孙
讲馀衣袂受风轻,来与阑干共晚晴。
山倚南云屏迤逦,江迎西月锦鲜明。
道心千古飞鸢接,秋意一楼宾雁横。
老柏上头天尺五,莫歌金石出商声。
这首诗歌充满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感。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晚晴的图景,山、江、云、月、鸢、雁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宏大而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壮丽。
接下来,从具体的诗句来看,首联“讲馀衣袂受风轻,来与阑干共晚晴。”通过“讲馀”、“衣袂”、“风轻”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与阑干共晚晴”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颔联“山倚南云屏迤逦,江迎西月锦鲜明。”则以山、云、江、月等自然元素为描绘对象,通过生动的动词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生动的秋景图。颈联“道心千古飞鸢接,秋意一楼宾雁横。”中,诗人通过“道心”、“飞鸢”、“秋意”、“宾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尾联“老柏上头天尺五,莫歌金石出商声。”中,“老柏上头天尺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给人一种高远、崇敬的感觉,而“莫歌金石出商声”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宁静氛围的珍视,不希望金石之声打破这份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秋天晚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