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四明鬻书单生 -
明,九皋声公
古人读书手自写,今人藏书充屋椽。
牙签插架不解读,何异愚翁工守钱。
单生持书入我室,竹光落床乱缃帙。
居贫不能常得书,为我借观留数日。
昔在鄞江识单生,于今白发老于行。
明年偶有江船卖,我欲从君觅《论衡》。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与现代人在对待书籍态度上的鲜明对比,以及诗人对书的深深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古人读书手自写,今人藏书充屋椽。”诗人以古人读书的方式开篇,古人读书往往手写抄录,用心深入。而今人藏书丰富,却往往充屋满架,形式上拥有,但实质上并未真正阅读和理解。
颔联,“牙签插架不解读,何异愚翁工守钱。”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现代人对待书籍的态度,用牙签仔细整理书架,却并不去阅读,这与愚蠢的老人辛苦守护钱财有何不同?形象地展现了拥有书籍却不阅读的悲哀。
颈联,“单生持书入我室,竹光落床乱缃帙。”诗人描绘了单生带着书来到他的房间,竹光落在床上,书卷杂乱。这一场景生动而温馨,展现出诗人对书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欢迎。
尾联,“昔在鄞江识单生,于今白发老于行。明年偶有江船卖,我欲从君觅《论衡》。”诗人回忆起在鄞江与单生的相识,现在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但他仍希望能从单生那里寻找到《论衡》这本书,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书为线索,贯穿古今,对比了古人与今人对待书籍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书的深深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通过单生这个形象,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