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亭 - 宋,释德葵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
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
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
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春天的色彩,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首联“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以“闻说”引入,让读者对芳亭的美景产生期待。诗人用“著意浓”形容芳亭的景色,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颔联“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通过对歌声、莺声、酒面、花面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用“不放莺声老”形容歌声的美妙,用“长陪花面红”形容酒面的艳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颈联“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通过对笋、玉簪、柳、金线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用“迸”形容笋的生长,用“穿”形容玉簪的花蕊,用“拖”形容柳枝的摇曳,用“击”形容金线在风中摇曳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尾联“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通过“尽道春归去”的反转,让人对春天的离去产生惋惜,但又通过“疑是桃源路忽通”的比喻,让人对春天的归来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在表现春天的美好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词语和比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