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素愚上人 - 明,明荣顺王

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
浩劫尘缘尽,弥天觉路长。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韵味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佛学素养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接下来,我们将从主题、意象、艺术手法和情感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讨佛学修行的心路历程。诗人通过描述一位来自庐山和太行的释子的修行经历,展现了佛教徒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坚韧精神和超脱境界。 二、意象 1. “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通过提问释子的来历,引出庐山和太行两个意象,象征着修行者的远道而来和艰苦跋涉。 2.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通过对修行者研读经书和缝补僧袍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岁月的磨砺和坚韧的品格。 3. “浩劫尘缘尽,弥天觉路长。”:通过浩劫和尘缘的意象,表现了修行者历经磨难,断绝尘世纷扰,追求觉悟的决心。 三、艺术手法 1. 对比: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庐山复太行”与“翻经淹岁月”,“浩劫尘缘尽”与“弥天觉路长”,使诗句更具张力和韵味。 2. 象征: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智珠”象征智慧,表现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智慧之光。 四、情感色彩 整首诗情感色彩从悲壮转向豁达,表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历经磨难而最终获得觉悟的豁达心境。同时,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的敬仰之情也溢于言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巧妙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心路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