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翠鸾不隔巫山路 -
宋,仇远
翠鸾不隔巫山路。
无人肯指行云处。
徙倚最高楼。
秋波春望愁。
先来愁似雾。
更下丝丝雨。
芳径溅香泥。
苔花滑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望穿秋水的思念之人的形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幽怨、缠绵的氛围。
首句“翠鸾不隔巫山路”,运用了典故,以翠鸾鸟和巫山路为引子,暗示思念的人与所爱之人相隔并不遥远,却无法相见。这种无奈的隔离,为整首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无人肯指行云处”,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的迷茫和无奈。四周的人都没有指引他去找寻所爱之人,让他感到无助和失落。
“徙倚最高楼,秋波春望愁”,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孤单无助的形象。他倚靠在最高楼的栏杆上,秋天的水波和春天的远望都让他感到愁绪万千。
“先来愁似雾,更下丝丝雨”,以雾和雨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忧愁。他的愁绪如同雾气般弥漫,又如同丝丝细雨般缠绵不断。
最后两句“芳径溅香泥,苔花滑马蹄”,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的落寞和无人问津。芬芳的小径上溅满了香泥,苔藓上的花瓣沾湿了马蹄,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生动而凄美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幽怨、缠绵的氛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望穿秋水的思念之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