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经偈 - 宋,冯楫

我赋躭痂癖,有财貯空虚。
不作子孙计,不为车马速。
不充玩好用,不买声色娱。
置锥无南亩,片瓦无屋庐。
所得月俸给,唯将赎梵书。
万里遣迎介,崎岖涉长途。
奉安大刹中,开示诸迷徒。
庶几披阅者,咸得入无余。
古佛为半偈,尚乃舍生躯。
我今以财施,痛楚不侵肤。
以我较古佛,苦乐万倍殊。
所以不惜财,非是稟性愚。
借问借财人,终日较锱铢。
无常忽地到,宁免生死无。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深刻内涵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财富、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态度和看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作者通过“我赋躭痂癖,有财貯空虚”表达了自己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即使有财富也不为所动,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接下来,“不作子孙计,不为车马速”等句子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世俗追求的淡漠,不仅为子孙打算,也不追求车马荣华。 然后,作者通过“奉安大刹中,开示诸迷徒”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和热衷,将所得月俸用于赎回梵书,迎请佛像,为了信仰不惜付出一切。这里的“庶几披阅者,咸得入无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启示更多人,让他们也能够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 最后,“古佛为半偈,尚乃舍生躯。我今以财施,痛楚不侵肤。”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舍身取义的精神,为了信仰不惜付出生命。同时,通过“借问借财人,终日较锱铢。无常忽地到,宁免生死无。”表达了对世俗人追求财富、斤斤计较的行为的嘲笑和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生死的无常。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财富、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死的无常,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