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氏挹翠楼 - 明,唐之淳

疏楼压渚玻璃光,玉沙粼粼生象床。
回唐杂华结春雾,江女濯锦胭脂香。
东风夜入蒲芽紫,暖绿摇空一千里。
倚极青阑泛滟明,并刀剪得银河水。
水穷云阙露微岚,远碧斜飞十二帘。
日晚愁吹箫底月,小龙行雨过江南。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色彩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疏楼压渚玻璃光”,以“疏楼”和“玻璃光”形象地描绘出江边高楼的景象和波光粼粼的水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次句“玉沙粼粼生象床”,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细腻的沙地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回唐杂华结春雾,江女濯锦胭脂香”,诗人以“回唐杂华”形容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以“江女濯锦”描绘出江边女子洗衣的场景,而“胭脂香”则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温馨的气息。 “东风夜入蒲芽紫,暖绿摇空一千里”,这两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风吹入蒲苇中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倚极青阑泛滟明,并刀剪得银河水”,则进一步以壮丽的语言描绘了江边的美景。 然后,“水穷云阙露微岚,远碧斜飞十二帘”,这两句诗描绘了水天相接的景象和远处的碧色,展现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视觉效果。 最后,“日晚愁吹箫底月,小龙行雨过江南”,诗人以“日晚愁吹箫底月”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忧郁,而“小龙行雨过江南”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江南雨季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词语运用和意境营造上,诗人表现得十分出色,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