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义女祠 -
宋,王朝佐
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妇女勤劳、贞洁、仁爱的诗。诗人通过对妇女漂洗衣物、施舍困夫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们勤劳善良、坚守贞节的美好品质。
首句“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描绘了妇女到河边漂洗衣物的场景,水流潺潺,妇女们提着竹篮来到水边,形象生动。接下来,“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进一步描绘了妇女们低头认真漂洗衣物,不惜湿透自己的衣裳,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和坚韧。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描述了妇女们早出晚归,家中还有老母需要照顾,体现了她们的孝顺和责任心。而“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则表现了妇女们坚守贞节,不愿轻易嫁人的坚定态度。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位行乞的困苦男子,令人感到悲伤。“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妇女们看到这位可怜的男子,毫不犹豫地施舍食物和水,展现了她们的仁爱之心。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妇女的行为感动了诗人,他感叹礼仪之邦的美德在妇女身上得到了体现。“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诗人再次强调妇女的贞洁之美,如同清流一般清澈见底。
最后,“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诗人通过伍子胥的故事,表达了对于贞洁、仁爱美德的崇高敬意,认为这些美德的价值远胜于金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妇女们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妇女的勤劳、贞洁、仁爱等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