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天留题 - 宋,袁君儒

断鳌立极天不崩,谁着天柱东南方。
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
栖真其人今在吾,天坛千载空苍茫。
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涼。
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富有想象力的诗。诗人以浓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天坛浑沌、龙洞腾骧的神秘世界。 首句“断鳌立极天不崩”,以断鳌立极的形象,描绘出天坛的坚实与稳固,展现出诗人对天坛的赞美之情。接着,“谁着天柱东南方”一句,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诗人借用浑沌无窍的形象,展现了天坛的原始与神秘,又以九锁如回肠的比喻,描绘出天坛的曲折与深邃。 “栖真其人今在吾,天坛千载空苍茫。”诗人通过“栖真其人今在吾”的表达,展示了自己与天坛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表达了对天坛的敬仰和热爱。 “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诗人以强烈的动感描绘了自己来到泉上,抚掌引发龙洞激烈腾骧的场景,生动而震撼。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涼。”诗人在翠蛟亭前,感受到清新的凉爽,以天为洗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最后的“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诗人表示愿意削去仙隐的痕迹,驱使这座山穿越云水乡,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天坛的神秘与壮丽,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诗中的动词使用得十分生动,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动态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