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秉教授喜雨之作 -
宋,冯伯规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兽空吼。
初虽一雨慰望霓,明晨骄阳射到西。
田如石坚耕不得,栏卧牛犊壁倚犁。
诉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
忽然斗暗云墨黑,尽化焚焦作膏泽。
稽首谢天拜低头,郡寄且许臣分忧。
击瓯楼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吾侪风萍偶接际,剩醖新秫储年计。
稻苗便秧粟已芽,稳藉清尊度今岁。
五更复闻檐溜声,欹枕不眠隔窗听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久旱逢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诗的开头以“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点明了时间和气候的背景,即春天无雷,夏日将近。接着,“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描绘了天气的沉闷和灰尘满天的情景,为后面的盼雨做了铺垫。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兽空吼。”这四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盼望雨水的焦急心态,以及大自然的沉寂和干涩。诗人用“雨师远逃龙亦睡”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缺乏,同时用“江涩鱼跳兽空吼”描绘了江河的干涸和动物的躁动。
“初虽一雨慰望霓,明晨骄阳射到西。”这两句表达了雨水来临的短暂和不确定性,虽然有一场雨,但第二天骄阳依旧。接着,“田如石坚耕不得,栏卧牛犊壁倚犁。”描绘了田地的坚硬和农具的闲置,进一步强调了旱情的严重性。
“诉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这两句表达了人们无计可施,只能求助于天的无奈心情。而“忽然斗暗云墨黑,尽化焚焦作膏泽。”则描绘了雨水的突然降临,给焦渴的大地带来了滋润。
“稽首谢天拜低头,郡寄且许臣分忧。”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天降雨水的感激和官员们的责任担当。最后,“击瓯楼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表达了诗人希望雨水能够持续,保障农业的丰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久旱逢雨的喜悦和期盼,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