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
唐,苏拯
游子虽惜别,一去何时见。
飞鸟犹恋巢,万里亦何远。
妾愿化为霜,日日下河梁。
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女子对远行在外的情郎的深深思念。
首句“游子虽惜别,一去何时见”,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游子与女子之间的深深离愁别绪。游子即将远行,尽管他深感离别的痛苦,但离别是必然的,何时能够再见,却是一个未知数。这种无奈和无助,被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飞鸟犹恋巢,万里亦何远”,诗人以飞鸟恋巢为喻,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女子对情郎的深深思念。无论男子走到多远的地方,女子心中的思念和牵挂却始终如一。这种深情厚意,通过诗人的描绘,显得更加动人和真挚。
“妾愿化为霜,日日下河梁”这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女子的愿望和情感。她希望自己能够像霜一样,默默地陪伴在情郎的身边,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她的存在。这种深情和执着,让人感动不已。
最后,“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一句,诗人以一种决绝和决断的态度,表达了女子对情郎的怨恨和不满。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容颜衰老,最先改变的应该是情郎那薄情的行为。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女子的深情和执着,也揭示了她对情郎的失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游子离别和女子思念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和感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性的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