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 - 明,张倬

黄陵祠下月明多,不见湘灵翠辇过。
留得萧萧数竿竹,至今肠断楚人歌。
这首诗歌以黄陵祠下的月色和湘灵的翠辇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和哀伤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 首句“黄陵祠下月明多”描绘了一个明亮而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黄陵祠下,给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感觉。这种场景的设置,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又为后续的诗句铺垫了氛围。 第二句“不见湘灵翠辇过”,通过提及湘灵的翠辇,引出了对过去历史和文化的回忆。湘灵翠辇的消失,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哀伤,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第三句“留得萧萧数竿竹”,通过描绘萧萧的竹影,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哀伤氛围。竹子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坚韧、高洁的品质,这里用萧萧的竹影,寓意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坚韧传承。 最后一句“至今肠断楚人歌”,以楚人的歌声作为结尾,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的眷恋和伤感。歌声的传达,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共鸣。 整首诗歌通过对黄陵祠下月色、湘灵翠辇、萧萧竹影和楚人歌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过去辉煌与失落的思考。诗歌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