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峰如藏主水月图 -
宋,林之奇
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
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
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
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
譬如观音妙色身,对物而见千臂眼。
於是千臂千眼中,何者为正何独非。
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
此水此月亦复然,照用齐行一无欠。
俯不见月仰亦无,千月阙一固不可。
上人此庵憩瓶锡,终日宴坐常湛然。
散一为千弥六虚,摄千归一不盈寸。
我知上我环堵中,能广能狭能方圆。
空诸所有何必然,作是见者名邪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和宇宙的观念。诗中出现的“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的景象,表现了普遍与特殊的相互关系,即一个月亮(普遍性)反映在千江之中(特殊性),而每一江中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这反映了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这句话提出了对真实性的质疑,即月亮的影子并非实体,如果影子非实,那么月亮又有何实体呢?
“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表达了“一”和“千”是相互包含的,即一体具有多样性,多样性又归一,而水月并无实体。
“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这句话表达了月亮和水并无实质的区别,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这句话以菩萨为例,表达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一个整体可以发挥一种作用,而千个部分也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
整首诗充满了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真实性的质疑。同时,通过菩萨的比喻,也传达了一种无私无我、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