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讯顾所建 -
明,马之骏
天高双阙叩无因,远窜惊存万死身。
虚拟麒麟图将种,却劳蛟蜃迓波臣。
腐心谁雪书盈箧,掉臂犹余客几人。
总道罢归无旧业,邗江烟月未全贫。
好的,以下是我对该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带有深切悲愤和沉痛感慨的七律,作品的主旨大致是咏怀归隐。其时作者被权贵远窜边疆,为怕迫于政治上的威逼而迫于压力随波逐流而感到凄怆苦楚;觉得如同一片飘流无定着落不清的孤叶浮萍一样迷茫无知所,喟叹宦海无情、世态炎凉。通过触景生情,追昔抚今,表达了对个体人生的痛苦认识和对政治上事的无奈,令人不禁在心酸泪流。
“天高双阙叩无因”一联写遥望京城叩阍无门的失望之情。“天高双阙”四字说明如下意思:一是双阙远在云天之外,此喻政治局势的不可接近;二是天高可以显示出双阙的显赫,用以反衬出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叩无因”概括地叙述了由于自己人微言轻,以致求见重臣、向高官申诉冤情,也都没有结果。这里意显而辞显,颇具咄咄之感。这两句以抽象叙具体,突出了无力回天的无奈,着力传达了一种愁思绵绵的情态。
“远窜惊存万死身”一联则描绘出见危授命、勇于自新的忠臣义士的形象。由于自己处在危难之中挺而走险,居然自求多福,“惊存万死”不仅显示了忠义之士的勇敢,而且极有分量;它已超越前句描写的范畴而成为全篇的中心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上两句的照应,又领起下文。这两句辞意显豁而深切,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虚拟麒麟图将种”一联在内容上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虚拟”二字值得玩味:麒麟是中国神话中记载的最祥瑞之兽,从它引申出来的种种图景自然是虚幻的、非理性的,但它却是现实境况的形象投影。“将种”就是一种将沉没于混沌泥潭的象征。它写出了对世风、官场腐败黑暗的感受。“却劳蛟蜃迓波臣”中的“蛟蜃”即蜃龙,是一种虚幻的海兽,“迓”通“曜”,即炫耀。“波臣”是指身陷囹圄的人。此句含意是:麒麟图景本属虚妄,却被幻觉呈现为眼前真实的景观,而我则枉为沦落风尘的侠客;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在一片鄙视浪潮的淘洗中认为自己是使对方陷入困厄(玷污清誉)的罪人(“波臣”一语的双关含义)。此联用虚幻之景反衬出世态炎凉、忠臣义士陷入泥潭的不幸。
“腐心谁雪书盈箧”一联进一步深化主题。“腐心”是痛愤到极点的表现,“书盈箧”是积案盈箱、无暇他顾的堆积程度,“谁雪”是何人昭雪的问题。“谁”字疑似“终期”,但联系下句就知这是指的一种期望心理而言。即企望有人相救或有机会得到洗刷清白。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如果有人相救则不必期望他人;如果有机会洗刷清白却又无力自救;这也许正是许多忠臣义士不幸遭遇的一种共性。至于说“掉臂犹余客几人”,其中的“掉臂”典出《史记·刺客列传》,文中记载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而荆轲“去之邯郸”。诗人以荆轲自喻,说明自己虽有掉臂一去不顾的气概(或许还有激浊扬清的壮志),然而知音难觅:或遭贬谪;或宦海沉浮;或屈节事人……像荆轲那样的知己、同道又有几人呢?这两句把个体遭际中的深沉痛苦和悲愤抒发得淋漓尽致。
尾联点明题旨并作反跌。“总道罢归无旧业”,表面看来写的是由于遭贬谪、已无产业的窘境;实际上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罢归无望的愤懑,而且包含了对政治局势的讽喻。“邗江烟月未全贫”,邗江即今江苏扬州境内的一条江河。这句写的是:扬州虽然不是繁华之地,但风光景致还是不减其名的,“烟月未全贫”四字以淡语出之,颇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