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四首 -
明,马之骏
坐见炎天徙日圭,欢悰闲绪想多暌。
被中诵赋知群虱,窗外名谭有曙鸡。
好友关心频送喜,痴姬多事却偷啼。
似闻桥畔君平卜,渐向晴秋起杖藜。
这是一首充满闲适之情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赏析:
首联“坐见炎天徙日圭,欢悰闲绪想多暌”,描述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日晷移影的情景。一个“坐”字,展现了作者悠然自得、安逸闲适的心境。然而,由于内心世界的“欢悰闲绪”在不断萦绕,使他产生了深深的离别之感。“想多暌”三字,表现了与朋友分别所带来的离愁别绪,而这离愁别绪在此时更多地源自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颔联“被中诵赋知群虱,窗外名谭有曙鸡”,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无聊至极的情景。由于无事可做,只能躺在床上诵读诗赋,结果引来了无数的虱子;又因为读得无聊,便在窗外闲聊中听到了公鸡报晓的声音。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颈联“好友关心频送喜,痴姬多事却偷啼”,诗人由外部世界转入对内在心理世界的刻画。其中“频送喜”三字,表达了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和欣喜之情;而“痴姬”则是诗人的自我调侃,表明自己因为多愁善感而做出了一些看似无理的行为。这一联通过对“喜”和“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尾联“似闻桥畔君平卜,渐向晴秋起杖藜”,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朋友的祝愿。他听说友人正在桥畔占卜天气,预示着晴朗的秋天即将到来。而此时诗人也正准备拄着拐杖出门散心。这一句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朋友的深深祝福。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闲适之情和人情味,通过对炎热夏季、离别愁绪、无聊生活、内心情感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