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涧 -
明,马治
虚舟信所往,行止若无端。
适此清秋日,幡然悲路难。
竹林夜来雨,茅栋已惊寒。
一幸朋俦接,空山予少安。
这首诗以虚舟为喻,表达了诗人行止自如、适意自然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对路途艰难的悲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虚舟信所往,行止若无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行止自如、无拘无束的情感。虚舟随水而动,随遇而安,没有固定的方向,这与诗人对路途的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适此清秋日,幡然悲路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和对路途艰难的悲叹。适逢秋日,自然会引起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而路途的艰难更会加重这种悲叹之情。
3. “竹林夜来雨,茅栋已惊寒”,通过对竹林夜雨、茅屋寒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艰辛和孤独的感受。
4. “一幸朋俦接,空山予少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和对空山的依恋。有朋友相伴,可以在空山中找到一丝安慰,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艰难生活的坚强面对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虚舟行止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路途艰难的悲叹和对友情、自然的感激之情,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