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闲向北邙山下过 - 元,山主

闲向北邙山下过,侵天桧柏寒松。
愁云惨淡罩群峰。
昭阳冈上,坟列千层。
也有周秦并汉魏,齐梁晋宋唐宗。
哀声歌举送英雄。
这首诗以沉痛的感情,描写了北邙山凄凉、肃杀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的英雄们的怀念和敬仰。 首句“闲向北邙山下过,侵天桧柏寒松”中,“北邙”是洛阳北面的山岭,古人常指为自己身后之墓的山,也就是坟墓之意。这句诗一开始就描绘了诗人漫无目的、闲适自在地走过北邙山下的场景,桧柏和寒松是坟墓的常有植物,冷峻的天气更增添了周围环境的肃杀气氛。 “愁云惨淡罩群峰”一句,诗人用“愁云”来表达自己沉重的心情,用“罩群峰”来描绘环境的压抑和沉闷。这里,自然景象与社会环境相互融合,构成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 “昭阳冈上,坟列千层”这两句描绘了坟墓的分布情况,昭阳冈是地名,这里用“坟列千层”来形容坟墓之多,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气氛。 “也有周秦并汉魏,齐梁晋宋唐宗”这两句诗,诗人开始对逝去的英雄们进行怀念和敬仰。他们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包括周秦、汉魏、齐梁、晋宋唐等朝代,表达了这些英雄们的影响力之深远。 最后,“哀声歌举送英雄”一句,诗人用“哀声”表达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歌举”则是他们送别逝者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不舍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邙山凄凉、肃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逝去的英雄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其情感深沉而真挚,充满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