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家夜宴 -
明,楚石梵琦
璧月未出金风凉,群乌哑哑鸣苑墙。
西山高居帝左右,北斗正挂天中央。
绣衣执乐三千指,朱火笼纱十二行。
坐待更阑宾客散,萧斋自炷辟邪香。
这首诗名为《秋夜》,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的诗歌。从首句“璧月未出金风凉”开始,诗人便以秋夜的清凉之风和皎洁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群乌哑哑鸣苑墙”,乌鸦的叫声在夜晚显得特别突出,它们在园墙边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神秘感。这一句既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象,又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西山高居帝左右,北斗正挂天中央”,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夜的天空景象,西山高耸在天际,北斗星悬挂在天中央,象征着秋夜的宏大和深远。诗人以山水为背景,将天空描绘得既高远又神秘,与下面的场景相互呼应。
“绣衣执乐三千指,朱火笼纱十二行”,这是描绘秋夜宫廷的盛大景象,身着绣衣的乐师们正在演奏音乐,乐声如流水般流动。诗句中描绘的乐队规模庞大,演奏者的姿态各异,呈现出一幅繁盛而庄重的场景。
“坐待更阑宾客散,萧斋自炷辟邪香”,诗句写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渐深。当夜幕降临,宴会即将结束,宾客纷纷散去。此刻,诗人点燃了辟邪香,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庄重的气氛。这也暗示了诗人在深夜的沉思和独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幽、庄重、宁静而又深沉的气氛。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将秋夜的景象和情感融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