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后寄诠老 - 宋,木待问

搀枪堕九宵,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
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
载观宇宙内,内在等公宅。
鄙夫六尺躯,俯仰叹逼仄。
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
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陈迹。
此身亦何有,而复身外惑。
相逢肯分山,试面九年壁。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身经历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破坏性,如“搀枪堕九宵,列缺乱阡陌”,“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这些描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如“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未信天地窄”,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其次,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如“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如“载观宇宙内,内在等公宅”,“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公平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作者对自身经历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