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怀古(三首) - 明,孙华

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
海门龙去秋潮横,宫树乌啼夕磷繁。
已恨无人似诸葛,生憎何物学桓温。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宋朝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以历史类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宋朝历史的看法。这句诗指出,宋朝的辉煌事业类似于汉晋时期,这一时期的史料记录(即“遗史班班”)至今仍然存在,说明宋朝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 颔联“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描述了宋朝南渡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句诗中,“南渡衣冠”指的是宋朝南迁的文人士大夫,“元帝纪”则是指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历史记载,“中山庙社”则是指宋朝宗庙社稷,而“靖王孙”则是指宋朝开国功臣赵匡义的历史地位。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宋朝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颈联“海门龙去秋潮横,宫树乌啼夕磷繁”,描绘了宋朝末年的景象。这句诗中,“海门龙去”指的是宋朝的衰落和灭亡,“秋潮横”则是指宋朝末年的混乱和动荡,“宫树乌啼”则是指宋朝皇宫中的凄凉景象,“夕磷繁”则是指夜晚的磷火闪烁,暗示着黑暗和不安定。这些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宋朝末年的感慨和悲痛。 尾联“已恨无人似诸葛,生憎何物学桓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这句诗中,“无人似诸葛”指的是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人物能够挽救宋朝的危局,“生憎何物学桓温”则是指那些学桓温的人(桓温是东晋大臣,曾试图篡位,被世人所诟病)只会让时局更加混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宋朝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宋朝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