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婕妤怨 - 唐,翁绶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翦红兰不待秋。
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诗中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朝政腐败、统治者荒淫无耻的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悲叹。 首联“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诗人通过运用历史故事,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险恶。这里,谗谤如同毒蛇般悄然来袭,带来了无尽的忧虑和痛苦。诗人用“朝承恩宠”来形容过去的繁华,却瞬间变成了“暮仇雠”,一夜之间变成了仇敌,突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和统治者无情无义的本质。 颔联“火烧白玉非因玷,霜翦红兰不待秋”进一步揭示了这种不公和不合理现象。诗人用“火烧白玉”比喻那些原本纯洁无瑕的人,却因为被诬陷而遭受无妄之灾;而“霜翦红兰”则象征着那些原本美好的事物,却因为统治者的喜怒无常而无法持久。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颈联“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则将笔触转向了宫廷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昭阳宫的落花和长信宫的明月,表达了宫廷生活的孤寂和冷落。昭阳宫曾经是繁华之所,如今却无人陪伴皇帝共辇,长信宫的明月下只有诗人独自登楼,更显孤独和凄凉。 尾联“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逐东流水”来比喻繁华的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团扇悲歌”则借用了汉代班婕好被弃于长信宫而作《团扇歌》的典故,表达了被遗弃女子的哀怨和悲愁,也反映了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运用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表达了对朝政腐败、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批判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孤寂和凄凉,反映了社会的冷酷和人性的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