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诗 -
宋,虞展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
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
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
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并继承儒家的学习与实践精神。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于正学(即儒家学问)的追求和责任,即责力行,意味着要求人们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付诸实践。这种思想在湖湘学派中得到了传承,一直影响至今。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这种精神的实践方式,尤其是翻读愚岛和密察濂溪等人的著作,以此深入探索并理解其中的道理。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入学习和思考的重视,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他也赞扬了这些思想家为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
诗中提到的“二水秋清严奠礼”和“九疑云近想韶音”两句,则象征着儒家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价值观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坚信诗歌的力量。他希望人们能够相信诗歌的力量,就像相信泮林中的树一样。这表明诗人认为诗歌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可以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学习与实践精神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何处,我们都应该追求真理、道德和智慧,同时也要珍视并传承这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