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 - 明,程诰

闲观《逸民传》,独爱鹿门老。
上冢亦携家,城市未尝到。
床下拜卧龙,畎亩终身好。
遗安一时言,千古仰高蹈。
¤这首诗的主题是“闲观《逸民传》,独爱鹿门老”,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鹿门隐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闲观《逸民传》,独爱鹿门老”,诗人用“闲观”二字,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观者的孤独。这里的“逸民”指的是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人,而鹿门老则是诗人所敬仰的隐士。诗人通过描绘鹿门老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上冢亦携家,城市未尝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鹿门老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在清明、重阳等节日上坟时才回家,而且也从不涉足城市。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鹿门老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恶。 “床下拜卧龙,畎亩终身好”,这两句诗描绘了鹿门老对刘备的敬仰之情。他们拜祭卧龙先生(即诸葛亮),并以务农为生,终身保持这种生活方式。这种敬仰和追求体现了鹿门隐士对道德和学问的崇尚。 最后,“遗安一时言,千古仰高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鹿门隐士的敬仰之情。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言辞,更是对高尚行为的典范,让后人敬仰不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鹿门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学问的崇尚。诗人通过对鹿门隐士的敬仰之情,传达了他对宁静、纯朴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行为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