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 -
明,程诰
径平草木深,幽碧日以积。
遂使水帘胜,咫尺千里隔。
真源不可问,惆怅净色白。
窟石冷秋根,何由漱云液。
这是一首关于山间风景的诗,它通过描述一条宁静的小径、树木丛生、水帘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对未知的敬畏之情。
首两句“径平草木深,幽碧日以积”,描绘了一条平坦的小径,两侧草木丛生,青翠碧绿,日复一日变得更加深沉幽静。这种景象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间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遂使水帘胜,咫尺千里隔”,描述了水帘的壮观景象,使咫尺之地似乎远隔千里。这进一步强调了山间的深远和广阔,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四句“真源不可问,惆怅净色白”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疑惑。自然的真谛是无法探寻的,只能惆怅地看着这净色的白,即山间的白色。这体现了作者对未知的敬畏和困惑。
最后两句“窟石冷秋根,何由漱云液”,描绘了作者对山间岩石和秋根的观察,想象它们会如何吸收云雾之液。这表现了作者对山间生态的想象和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山间清泉、云雾之液等自然资源的向往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描述山间的小径、草木、水帘、岩石和秋根等元素,展现了山间的深远、广阔、美丽和神秘。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敬畏和向往之情。这种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